文论 • ARTICLE

牛仔风情

  • 更新:2010-01-01
  • 来源:
  • 编辑:scope

赵维克1955年出生于中国,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1988年负笈美国,先后获得美国跨国文化传播硕士学位和美国信息管理博士学位。1992年定居美国,多年来他多次参加美国各类摄影比赛并获奖,1990年他一人囊括了亚历桑那州摄影联赛一、二、三等奖全部奖项。

赵维克先生幼承庭训,酷爱文学和摄影。十余年来,他曾多次驱车横贯美利坚西部,深入印第安部落,以一位摄影家的睿智目光,从文化沟通的角度猎取了数以千计的珍贵瞬间,真实地反映了美国西部牛仔的现代文明和部落生活。1992年我去旧金山举办“孔子文化摄影展”时有幸与维克先生相识,并通过他结识了一些美国摄影家。他当时还在美国留学,为了让我在美期间多走些地方,他从亚利桑那州到旧金山,沿西海岸驱车数千里使我第一次领略了美国西部风情。旅途中一路攀谈,并看了他拍的数百幅反映牛仔生活的黑白照片,他用一个东方人和一位摄影家独特的视角和鲜活的画面,生动地记录了美国牛仔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的瞬间。我看后十分赞叹并答应在中国为他办一个影展,于是1993年3月,我在山东省美术馆为他举办了《美国西部牛仔印象——赵维克摄影作品展》,当时在省城摄影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展出的盛况和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至令人们还记忆犹新。

十几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在东方现代艺术馆再次为维克先生举办展览,不同的是这次展出的全是用数码拍摄的美国东部牛仔,作品全为彩色。维克先生是一位网络专家曾担任美国贝尔、西博、惠特等一些国际知名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顾问。百忙中他仍割舍不下牛仔对他的诱惑和他对摄影的迷恋。他把摄影作为解读牛仔的一种语言,籍以表现牛仔在特定传统氛围中繁衍生息的状态,以及牛仔自强不息的抗战精神和丰富多彩的部落生活。

“感受源自生活,感受决定表现”,这是维克先生在长期拍摄实践中始终遵循的信条,也正是他执著追求并能成功的基础。维克先生把牛仔选定为他终身的拍摄目标,他要年复一年的拍下去,我相信他将会成为一位牛仔摄影家,由于美国牛仔协会对牛仔文化的保护,一般人是很难到部落中拍牛仔的。维克先生拍摄的这成千上万张图片,将来会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牛仔图片财富,美国牛仔博物馆会一定把这些图片典藏在它的展厅里。这应当是一个摄影人对人类的历史、对社会的发展、对美国的部落文化、对世界的民族遗产的一份贡献!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白人和黑人,亚裔和拉美裔移民源源流入美国的版图,据权威人士预测,到2050年美国原住居民只占全美人口的0.8%,到那事我们还能再见到牛仔的身影吗?弄不好恐怕人们只能到美国牛仔博物馆里去看维克先生的这些牛仔照片了!倘真如此,那对一个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而言,孰喜孰忧?尚乃难断。让现在记住过去,让过去告诉未来!

是为序。

曾毅

二00五年十月八日匆于泉城

相关链接

热点资讯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