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 • CURATION

致敬经典 — 世界摄影大师尤素福 · 卡什百位世界名人肖像原作展

  • 更新:2017-10-26
  • 来源:
  • 编辑:scope

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特刊 Special RepoRt of the 5 th fiap photo Meeting

中国摄影家 2017 年 10 

方寸之间,展历史之远— 记世界摄影收藏家陈淳焘

Inch Wide but Mile Deep-Photographic Collector Chen Chuntao

文/ Art Huang(加拿大)

Text by Art Huang

图片选自《致敬经典 — 世界摄影大师尤素福 · 卡什百位世界名人肖像原作展》陈淳焘藏品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 21 世纪,在广袤无垠的美洲大陆上,两个华裔已翩然步入世界顶级摄影收藏家的行列,他们是亚特兰大的靳宏伟和多伦多的陈淳焘。彼此素无交往,互不相识,却有着三个相似点:(1)都有浙江背景。靳宏伟生长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浙江杭州,1989 年留学移民美国;陈淳焘祖籍浙江宁波,生长于七十年代香港,在家跟父母讲宁波话, 1987 年留学移民加拿大;(2)都学摄影专业。靳毕业于马里兰艺术学院(University of Maryland),获摄影硕士,陈毕业于安大略谢里登学院(Sheridan College),获摄影学士。(3)都成了世界摄影收藏家,而不是摄影大师。学摄影专业者,似乎摄影上反而难成大器。靳的摄影收藏是偏向一流摄影家的代表作(靳认为一个摄影大师的代表作一般也就五幅左右),即收藏在质非量。而陈的收藏风格却与靳大相迳庭(陈并非没有实力和条件做靳那样的收藏者,事实上,他也不乏亚当斯、布列松、韦斯顿等二十多位世界摄影大师的作品)。陈是 Inch wide, mile deep(专而精)式的摄影收藏家,原则上只收藏辞世的摄影大师作品,活着的,鲜有兴趣。唯独对肖像摄影大师尤素福·卡什(Yousuf Karsh 1908-2002)是个例外,可谓情有独钟、痴迷不悟。对其收藏是全方位的、长期的、不间断的。凡与卡什有关的都属他收藏之列。据陈最新统计(2015 年),已收藏 7000 多件与卡什有关的文物,其中摄影原作 4000 多幅,尺寸从 4×英寸到 40×60 英寸不等,多数为11×14英寸,其余有首日封、私人信件、电文、便签、收费价目表、报纸杂志访谈、影室样片、一次性照片、反转片等等,所有藏品大都有卡什亲笔签名。经过 25 年之努力,陈现已是世界公认的卡什原作收藏最多的私人藏家,同时也是其作品的权威鉴定者。最近他还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多伦多艺术和设计博物馆收藏家 馆长。

 

早在 1987 年,陈刚到加拿大时,还是个懵懂少年,在麦克迈克尔加拿大艺术收藏(McMichael Canadian Art Collection)中,平生第一次看到了 48 幅卡什作品原作展。该影展对陈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终生不能释怀。一个 15岁的孩子得到这样单纯的印象或理解,是真实可贵的。这也是陈收藏卡什作品的原始冲动,它并没有裹缠上唯利主义,即计算或考量的是将来卡什原作增值给自己带来的巨额财富。当然从现在来看,卡什原作增值率确实惊人,例如,陈收藏的卡什宋美龄原作,现有中国收藏家愿出 200 万人民币收藏,陈当时(2006 年)花了 250 美元。据陈考证:这张原作全世界只有 张,张在 Kodak 公司博物馆,另一张在北京图书馆,最后一张在他手里,被陈视为无价藏品,概不出售。诚然,商人逐利而收藏艺术,对艺术的发展无疑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无可厚非,且值得倡导。再说,陈本身就出生于大富商家庭,若为逐利而收藏艺术,也说明他禀赋商业头脑,是个聪明的投资人。然而有趣的是,陈行事做派往往出其不意,让人难以预料,是个不折不扣的另类 — 他早已公开宣布死后所有藏品捐赠给安大略艺术博物馆(AGO)。“留给 AGO。我要钱干什么?我不要。死了会带得走?”陈语调高昂,铿锵有力地说。

 

 

 

教皇约翰和卡什。


安塞尔 · 亚当斯和卡什。


工作中的卡什


愤怒的丘吉尔,1941 年。

 

温斯顿 ·丘吉尔,1941 年。

温斯顿 · 伦纳德 ·斯宾塞·邱吉尔爵士 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KG,FRC,(1874 年 11 月 30 日 ~1965年 月 24 日)英国政治家。丘吉尔出身于著名的斯宾塞家族,曾就读于哈罗公学,后进入皇家军事学院,并于 1894 年毕业。1895 年至 1900 年间,他在世界各地任职,并周游世界,包括古巴、印度和南非。1900 年,他竞选国会,开始了长达 60 年的政治生涯。丘吉尔一生两次担任英国首相:第一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高峰期的 1940 年至 1945 年,第二次是在 1951 年至 1955 年。


上世纪 90 年代是陈事业卓有成效的年代:1992 年陈进入了谢里登学院摄影系学习,卡什给他们上过两次课。难能可贵的是从此陈有幸成了卡什的忘年交。从1992 年到 1996 年陈 60 多次从多伦多驱车到渥太华与卡什见面交谈,并从卡什手中买了 36 幅 16×20 英寸原作。陈也总是受到热情好客的卡什盛情款待。据陈回忆,卡什曾对他讲,作为好友,只收 $7500 为他照张肖像,且不用排队等候三年才照。陈当时年轻不谙世事,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愣头儿青,哪好意思享受卡什拍照待遇(英语 Ive been Karshed —是人们得到卡什

拍照的光荣说法),再说潜意识里老是认为“贵”了点,照张护照像才 $9.90 啊。所以扭扭捏捏的没照。后来想照,为时已晚。卡什说已退掉3000多个客户的拍照订单,退休了,相机也被博物馆收藏了。值得一提的是卡什给了陈一张清单:某年某月某日照了谁,印放了多少张照片,以及尺寸大小。这成了陈收藏卡什作品的索宝图。

 

由于多次和卡什大师面对面地交谈,陈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均大幅提升,理解卡什作品也全面深入。“90 年代是我收藏卡什作品的黄金时代。那时我是一堆一堆的买,而不是像现在一张一张的淘。记得是 1995年,我去蒙特利尔星报(1979 年倒闭)档案室,那里有54张 11×14 英寸卡什原作要卖,$150.00 一张。我当然没有还价,一口气全买走啦。当时是一位白人姑娘负责点钱,竟有些心慌手乱,不敢相信自己数对了。还有,从多伦多驱车到渥太华去买一位已经退休的卡什工作室暗房师收藏的 34幅大尺寸卡什原作,每幅 $150.00,当然全买下来啦。那个时候这样的经历很多很多。今时唔同往日啊(陈用粤语讲)”。陈一边侃侃而谈,一边戴着他的招牌白手套掐着兰花指娴熟地整理着“加拿大人像摄影大师尤素福 · 卡什世界名人摄影展”里的照片。这是继 2008 年陈在上海成功举办卡什原作展之后,一次世界规模空前的卡什原作中国巡回展,共有155 幅从 5×英寸到 40×60 英寸不同尺寸的原作,其中有政界领导人、演艺界与运动界人士、宗教领袖、画家、音乐家、建筑家、作家、宇航员、科学家、探险家,以及工作中的卡什等等,将在中国十大城市(南京、上海、济南、北京、广州、宁波等地)巡展,时间从 2015 年 月 12 日第一站南京江甯织造博物馆起始。这次北京巡展加拿大有些观众买了机票准备前往。

 

 

 

伊丽莎白公主、菲利普王子、查尔斯王子和安妮公主,1951 年。伊丽莎白公主于 1953 年登上王位。


作为摄影史上伟大的肖像摄影家,卡什被誉为“摄影界的伦勃朗”,是 2000 年版《国际名人录》(InternationalWhos Who)里唯一列入 20 世纪 100 位最著名人士中的加拿大人,这其中有 51 人卡什为他们拍过肖像。英国首相丘吉尔怒目而视的照片是二战时期媒体反复制作,曝光率最高的照片之一。它的诞生是摄影史上的一个传奇,也是卡什摄影生涯的转折点。由于拍摄丘吉尔肖像的巨大成功,卡什很快受英国政府邀请、加拿大政府派遣奔赴英国为战时英国领袖们拍摄肖像。之后又被美国著名杂志 LIFE签约赴美为战时美国领袖们拍摄肖像。二战结束时,卡什已经奠定了他的摄影国际声誉。

卡什在世时,很少举办影展,展片往往在 24~40 幅之间。由于名声显赫,客户遍及世界各地,他们往往要等候 3年多才能排上拍照档期。晚年,卡什竟不得不取消 3600 多个订单。卡什 1955 年的摄影报价单显示:照一张照片的起价费是 400.00 加元 (约等于当时加拿大人均 个月的工资)。而 1980 年以后是 10000 加币。这还不包括底片和照片材料费、洗印费。在 66 年的摄影生涯中,卡什共拍摄335000 多张底片。平均每年 8800 张。恰似画家吴冠中,卡什也是个完美主义者。吴烧掉百幅以上自己不满意的作品,卡什烧掉十一万张他不满意的底片。卡什对中国人民怀有崇高敬意。生前作了大量努力,准备到大陆办影展并拍摄中国最高执政者毛泽东。由于“冷战”时期的特殊时代背景,加上毛泽东也已重病缠身,卡什最终未能如愿,成为他终生憾事。陈已在 2008 年圆了卡什到中国举办影展之梦。当时热情的中国观众每天来观展的多达 3000 以上人次,厚厚的留言簿几小时就写满了。这次“加拿大人像摄影大师尤素福 ·卡什世界名人摄影展”由旅加资深摄影师赵祖德任总策划。早在 1985 年,他就带领中国模特队走出国门演出 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取得空前成功。这次卡什原作巡回展,无论从展品数量,展出时间和空间,在全世界都是空前的。

 

菲德尔 · 卡斯特罗,1971 年。

菲德尔 · 亚历杭德罗 ·卡斯特罗 · 鲁斯 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1926 年 月 13 日 ~),自 1959 年至 2008年 月,担任古巴国家领导人长达 50 年之久,也是古巴革命领袖。他出身于富有家庭,在哈瓦那大学获得法学学位。卡斯特罗通过推翻美国支持的巴蒂斯塔独裁统治的革命而掌握政权。1959 年,他拒绝与德怀特 ·艾森豪威尔总统会晤。

访美后,他继续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联合。1961 年 月 17 日,约 1400 名由美国中情局训练的古巴流亡者武装力量在猪湾登陆,美国公开否认与此事有关。古巴军队击退了入侵者,击毙数人,擒获逾千人。古巴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在 1962 年导弹危机中达到白热化,几乎令美国和苏联进行核战。在 1962 年 10 月 27 日写给赫鲁晓夫的信中,卡斯特罗恳请苏联在古巴受到侵略时,首先对美国发起核攻击,但是被赫鲁晓夫拒绝。在 2008 年 月 18 日的一封信中,卡斯特罗宣布,他将不再担任主席和总司令职务。

 

 

海伦 · 凯勒和波莉 · 汤姆森,1948 年。

海伦 ·亚当斯·凯勒 Helen Adams Keller1880 年 月 27 日 ~1968 年 月 日)美国作家、活动家、演讲家。海伦 ·凯勒是以聋哑人身份从普通大学毕业的第一人。她出身于阿拉巴马州一个富有家庭,19 个月时一场疾病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在她的私人教师安娜 · 苏利文的关爱和指导下,凯勒得以完成学业,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在后来的生活中,凯勒成为世界闻名的演说家和作家,鼓励为残障人士提供帮助,并推动了和平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妇女权利等诸多事业的发展。

 

约翰·格里恩,1969 年。

约翰 ·赫歇尔·格里恩 John Herschel Glenn1921 年 月 21 日 ~)美国宇航员、政治家。出生于俄亥俄州,1942 年加入海军航校学员飞行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海军陆战队飞行员,执行过 59 次作战任务。1959 年,他被选为第一批宇航员。1962 年,他驾驶友谊七号宇宙飞船,绕地飞行三圈,成为绕地球轨道飞行的第一人,这使他成为一位民族英雄。从国家航空航天局辞职后,格里恩作为民主党议员在他的家乡俄亥俄州参议院供职。

 

琼 ·贝兹,1970 年。

琼 · 钱多斯 ·贝兹 Joan Chandos Baez1941 年 月 日 ~),美国乡村歌手,词曲作者。出生于纽约斯塔藤岛。少年时代开始在剑桥和波士顿的俱乐部演出。1960 年为一家唱片公司录制了第一张专辑,从此开始了持续近 50 年、出版 30 多张专辑的演艺生涯。她也以对激进主义经久不衰的热情而著称,特别是在非暴力、民权与人权等领域,近年来则是在环境保护领域。

 

宋美龄,1943 年。

宋美龄(1897 年 月 日 ~2003 年 10 月 23 日),宋氏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个。最初在上海读书,后被父亲送往美国继续深造,毕业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1920 年在上海遇见他未来的丈夫 — 后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蒋介石。宋美龄在民国的政治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碧姬·芭铎,1958 年。

碧姬·安妮 马利·芭铎 Brigitte Anne-Marie Bardot1934 年 月 28 日 ~)法国女演员、时装模特、歌唱演员。在法国巴黎出生和成长,在美国引起媒体关注。2007 年,芭铎名列 100 位最性感女影星。20 世纪 70 年代退出演艺界后,芭铎积极参与保护动物权益的工作。90 年代,她直言不讳地发表对移民问题、法国穆斯林以及同性恋的批评,五次因“煽动种族仇恨”而获罪。

 

 

格蕾丝 ·凯莉,1956 年。

格蕾丝 · 帕翠西亚· 凯莉 Grace Patricia Kelly1929 年 11 月 12 日 ~1982 年 月 14 日),生于美国费城,美国电影女演员、慈善家,奥斯卡影后,摩纳哥亲王兰尼埃三世之王妃。

她短暂的电影生涯仅有 6 年左右,1954 年以《乡下姑娘》(The Country Girl)一片获得第 26 届奥斯卡影后,当时她才 25 岁。两年后她嫁给兰尼埃亲王,成为摩纳哥王妃,1982 年因车祸过世,享年 53 岁。凯莉自 1956 年嫁给兰尼埃亲王之后,即息影未再复出,但她那美丽的脸庞以及高贵端庄的气质,却永远留驻在人们的心中。1999 年美国电影学会选其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 13 名。

兰尼埃三世(法语:Rainier III,1923 年 月 31 日- 2005 年 月 日)全名为兰尼埃·路易·亨利·马克桑斯·贝特朗·格里马尔迪(Rainier Louis Henri Maxence Bertrand Grimaldi),已故摩纳哥亲王。兰尼埃三世是摩纳哥夏洛特公主、瓦伦丁女公爵的唯一儿子,父亲是一个名叫皮埃尔·德·波利尼亚克的小贵族。1949 年,兰尼埃三世在其无直系也无男性后代的外祖父路易二世亲王去世后继承了摩纳哥王位。

1956 年兰尼埃三世与当时曾获奥斯卡影后的美国电影明星凯莉结婚。两人育有一子两女。1982 年王妃车祸身亡,兰尼埃三世为此极为悲痛,并未再结婚。

 

 

索菲亚 ·罗兰,1980 年。

索非娅·罗兰 Sophia Loren1934 年 月 20 日 ~),意大利著名女演员,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和终身成就奖得主。她在 1999 年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 21 名。

 

 



相关链接